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应该给防患于未然者记头功
时间:2015-03-02 09:47:32
来源:互联网
“防火”重于“救火”
从经营管理体系学控制论的角度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可许多经营者因忙于各种事务,往往只能是事后控制,结果是越来越忙,越忙越乱,越乱越忙。越忙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成本越高,进而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也越高,甚至无法维持经营。
当然从考核员工的角度来看,究竟谁干得最好,当然是扁鹊的大哥和文章开头所讲的那两位公关外联朋友。可现实中这些能干的人把工作做到一般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因此致使许多领导和老板看不到“扁鹊大哥们”的能力和功劳,却认为谁最忙谁就是最好的,谁能“救火”谁就是英雄,这正是世界上永远没有“防火”英雄的原因。这使那些做到点儿上的人以及做表面文章的人受到了肯定和表扬。深入分析:“救火”者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防火”者默默无闻,无人知晓;“救火”者救的是一时,“防火”者无时不在防;“救火”者所做的工作是补救,是减少损失,“防火”者所做的是预防,是不造成损失。这不是说“救火”不重要,而是说要做好“防火”工作,从根本上不让“火灾”发生,也就谈不上减少损失问题。
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thldl.org.cn者、领导者和老板,明白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领导只喜欢和重视“救火”英雄,而不重视“防火”者的功劳和作用,那么“火灾”就有可能越来越多,会有许多的“救火“英雄出现,于是企业也就陷入天天“救火”的状态。
要想企业摆脱天天“灭火”的急乱状态,作为企业的主考官,对下属的考核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忽视那些真正为企业做贡献的默默无闻的“防火”员,而且应该给他们记头功,不要总鼓励和奖励那些为企业完成销售以及关键时候大显身手的的“救火”队员,而应该对那些不易量化的后勤经营管理体系及保障工作岗位的人员做一深入的考核,对做得好的也应该鼓励和重奖。
如何考量“防火”者?
如何考核这些不易量化的幕后的经营管理体系及后勤保障岗位人员的工作呢?不仅要听他们讲,而且还要看他们怎么做,更要“看”(其实是一种感觉)他们的工作实效。听要兼听,多方位听,听出音来;看要能够洞穿假象;感觉是要综合的效果。
经营管理体系后勤保障部门就是保证经营部门和整个公司组织的有序高效运转,为公司正常的运转提供稳定优良的平台,为公司创造一个优良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明确了这一点,一切都好办。无论他们汇报工作时讲得神采飞扬,无论是亲眼看见他们多么辛苦和劳累,但这些都不可能代替事实上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比如说,部署了一项工作,他们完成任务超出你的想象漂亮和出色,而且在完成过程中,没有讨扰你,没有因完成一项工作而兴师动众,且要比预想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低,完成后也没有产生其他较多的组织内外负面的影响和长期不利的因素存在。而且他们能经常这样地完成领导和组织部署的任务,那么这样的员工就是优秀的员工。又比如,一个负责公司外联的部门经理,整天给你汇报工作,向领导讨教该如何如何办,而且公司内外麻烦不断,无论这样的下属多么辛苦,给你吹得天花乱坠,神吹自己多么本事,都不足以作为证明他能干的凭据。相反,公关外联部经理没有过多地炫耀自己的本事,不吭不响地把外面的事情全摆平了,给公司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花费的成本又不高,谁能说这不是一个能干的经理?尤其当领导比较长时间不在公司,公司还没有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且平稳有序地进行,那么负责此项工作的人一定是位能干的人。相反,领导出差不到两天,各种工作电话紧跟而来,大有天塌下来之势,好像离开了领导一切都无法运转似的,把领导奉若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核心人物,其实,这样的下属就属于不称职的那一类。领导若不能明白这一点,就无法真正搞清楚哪位下属是优秀的,甚至把笨蛋无能的下属持续不断地讨绕自己看作是好现象来表扬。所以,对经营管理体系后勤保障部门工作的评定更多的是领导的一种感觉,一种能让主管领导闲下来,心里能踏实下来,而工作却又能有条不紊的行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