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思考
时间:2010-03-12 10:32:30
来源:黄志凌等
为了化解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中国政府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之职。本文仅就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定位
从过去三年的实践来看,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机构组建、不良资产接收等工作,而且还积极探索和科学设计了资产评估办法,并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赋予的“两个使命”的要求,努力尝试各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收到了预期的成效,为全面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国企和银行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着特殊使命,国家也赋予了其比较宽泛的业务范围和相应的手段与功能,尽管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和体制障碍,但从总体上来看,资产处置进度比公司方案设计时考虑的进度要快得多。目前,大约1/3的资产已经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得到了初次处置,借助其他手段处置的资产,进展也较快。由此就面临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未来怎样发展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理解角度的差异,目前各个方面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议论很多。(1)认为资产管理公司的使命是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尽快处置接收的不良资产,因而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运作的重点应该是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迅速变现,优先使用拍卖、折价出售、分包、委托等手段,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资产处置任务,然后清算注销。(2)认为资产管理公司是以保全资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目标的,因而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运作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功能的专业化延伸,对资产管理公司存续期不应有硬性规定,经营计划管理上不应有年度现金流的设置,避免行为短期化。(3)认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着特殊使命,即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同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因而在业务战略的选择上不应该简单行事,而应该在对不良资产进行科学分析分类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性质的资产,分别采取相应的止损战略和提升战略。
我们认为,将不良债权尽快处置变现,的确是从根本上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在战略上不失为一种正确选择。但是由于中国国有银行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加上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方式,使得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资产在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如果采取简单处置变现措施,是不可能达到最大限度回收资产价值的目标的,也不可能实现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革。同时,如果只考虑避免即期资产损失,只采取当前不发生损失的保全和正常清收措施,实质上是把资产管理公司当成银行来办,不仅有悖于宏观决策的初衷,而且最终损失可能会更大。因此,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市场状况、资产管理公司具有的资源优势、政策手段以及长远发展需要,我们认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与发展的核心业务定位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升资产价值、减少损失为根本目标,以重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为重点,确立资产重组和资产管理的市场专家地位,逐步发展成为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为主业、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功能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上述核心业务定位是可行的。(1)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行业景气状况的回升,为处置不良资产、提高回收率,以及获取股权收益和阶段性持股的退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资本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既为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持股的退出及战略投资者的进入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开展重组业务、证券承销业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运作空间。(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使资产管理公司的地位得到提升,它将不仅仅作为不良资产的处置者而存在,还将是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的执行者。同时,这一政策也为处置不良资产、开展重组业务及管理、运营国有资本指明了方向。(3)国有企业的改革,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给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财务顾问业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舞台。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自身在信息、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包括发展战略、股份制改造、发行上市、资产剥离、资产证券化、购并、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投融资的市场化安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4)宽泛的业务范围以及法律、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了优于国内一般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手段,为全方位开展业务提供了保证。(5)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聚集了一批人才,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几年,将是国家实施“十五”计划,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金融资产管理thldl.org.cn公司完成双重使命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