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学习与创新
时间:2010-05-18 09:05:56
来源:清华领导力培训
前些天看了一本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颇有些感悟,这里总结一些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个人知识管理从实用的角度来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它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指供依据个人知识管理特点,来协助个人更省时省心管理文件、更容易养成知识管理习惯的软件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习等其它辅助功能。
一、 为什么要做“个人知识管理”
1、 能快速找到自己搜藏的文档来解决问题,速度要能快到“不打断思路”
2、 知识型工作者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达到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目的
3、 收集和消化工作、生活等所需的知识,能清晰的反映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
二、 如何养成“个人知识管理”的习惯
1、养成的意义:个人知识管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工具的使用,工具最好是体现了优秀人才的良好习惯的固化。
2、难度:短期可以看不到效果,有时不知如何归类,重要简单枯燥的操作而认为无意义等等要克服的心理和意志
3、做法:认识到,要养成PKM的习惯开始是有一定适应过程,因为要制作知识分类体系,并按一定规则存放和归类;有时会不知如何分类而烦恼,一时看不到效果而放弃。所以,这个过程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收效,持续按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处理、消化等,并不断PDCA,就能实现“知识的5S”:标识、定位等,从而例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很容易找到需要用的。
对于时间管理似乎自己有点入门,这段时间在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其实Hugh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不是应该叫做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并不像时间管理那么清晰。为此还专门在网上看了一些知识管理thldl.org.cn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是自己本来就笨,还是不适应这种解释问题的方式,但是半天也没搞明白这个概念,于是姑且称之为个人知识管理好了。
今天与其说是介绍经验,更不如说是向大家请教,看看大家平时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经常需要学习不同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我们喜欢或者关心的领域。就像Hugh现在的学习一样,数学里面的概率统计,随机过程等等,金融里面刚开始接触的衍生物什么的,还有自己关心的网络等方面的内容,东西多了之后总喜欢记笔记或者摘抄引用,并希望以此来开始建立自己需要的一个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知识的收集以及消化吸收。
想了这么多先从工具开始吧,当然管理这些凌乱的知识也需要很多的方法以及技巧,但是很多东西还没有想明白,不知道怎么写出来。另外,相信对于方法技巧之类的话题,还是在自己开始实践之后写出的东西更有建设性。下面这些工具只是Hugh能想到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评价,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些工具。首先,Hugh个人信奉的一个原则就是,与其浪费时间在工具挑选上,不如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尽快开始,常用如下方法:
(1)利用博客进行个个知识管理
这是Hugh最先能够想到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在首先尝试的博客的时候,部分是拿来写些所谓的心情日记,也有部分是用来记录自己学到的知识,或者是在网上看到的技术性文章。这也是Hugh最早开始写博客的目的。尽管博客用来管理知识有它的可行性,比如入门非常简单,可以利用分类,标签甚至相关文章这一类的方式来使知识更好的形成体系,并且借助于搜索功能来完善这个体系。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博客用来进行知识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收集,记录的知识都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就算利用分类以及标签,还是稍显杂乱,还是不利于管理,难于形成体系。
记录的知识东一块,西一块,不利于自己消化吸收以及再学习,更多的只是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再跑去找自己的那篇文章,并没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可能自己偏爱将东西整理成那种整齐,有规律的样子,可能有些所谓的强迫症在里面。
(2)利用wiki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wiki和blog同样都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东西,至少在Hugh个人看来是这个样子的。对于wiki,我们可以选择的种类也有很多,比如,
使用网站提供的wiki服务,比如PBwiki
利用开源软件自己架设wiki,比如MediaWiki
离线的一些wiki化的工具,比如WikidPad
wiki用来进行知识管理是Hugh个人比较喜欢的,整体效果很好,可以很好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wiki本来就适用于知识的共享,既可以分享给别人,也可以让其他的朋友来一起帮助你,何乐而不为呢?有的朋友不喜欢使用wiki,可能是因为编辑时的语法问题,这可能是一个门槛,不如blog那样来的方便。
另外,在线的工具和离线的工具各有优势:在线的工具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访问,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但是编辑上有些麻烦,需要上网,需要浏览器;离线的工具在编辑上更加方便,只不过你需要随身携带自己的电脑。
Hugh现在的打算是采用Dokuwiki,文本存储,架设方便,可以输入数学公式,编辑语法简单,权限管理完整,暂时来讲对于个人使用非常适合。同时与之相配套的便是vim的一个插件DokuVimki,利用dokuwiki提供的XMLRPC远程编辑dokuwiki,这既满足了在线wiki的随时访问,又满足了自己对于vim的偏爱,其实我连写Blog都是用vimblog这个插件,呵呵,一点小问题就是对中文的支持不太好,所以这个wiki已经打算用英文来写了。
(3)利用书签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相信不少朋友利用书签来管理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当然了这个书签包括浏览器自己的bookmark,也包括像del.icio.us这样类似的社会化书签工具。不可否认这样的管理方式有着它方便快捷的一面,但是当你收藏的页面逐渐增多时,管理的麻烦可不是线性增长这么简单的。想想看下面这些问题:
尽管有tag的存在,合理并且有节制的使用tag是个问题,分类也是如此,Hugh没有想好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解决的?
页面增多了以后,查找一些相应内容也变得困难,所有的文章各自为战,尽管有tag相连,可是不同的文章之间没有链接存在。
如果你收藏页面所在的网站出了问题,那么你收藏的知识变一去不复返了,很可怕是吗?
优势自然不言而喻,你可以通过tag找到很多其他的相关内容,所以你所获取知识的难度也就降低了,自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找到很多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也许还有好多,但是Hugh更偏向于将书签作为一个辅助工具,也打算将使用书签详细的来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