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工商管理专业法律课程析高职院校教改
时间:2010-09-01 09:40:27
来源:孙聪聪
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对法律的需求程度,学生普遍感觉法律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法律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要切实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特定岗位群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有着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育具备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实用型基层管理人才。法律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必修科目,然而法律课程的教学现状明显不能满足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一、当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法律课程在功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法治观念,强化学生对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掌握,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最终服务于培养基层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目前法律课程的教学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相长”的授课效果,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1.教学理念不清晰与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
工商管理专业在传统上属于经管学科的一个分支,但仍然按照一套教材、一种模式进行教学,没有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当前高职经管学科专业众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程度各不相同,但都普遍开设经济法课程,名称或为经济法、经济法概论、商务法律基础、商务法律实务等等,在教学理念上没有按照专业的需求程度选择教学内容,而是选定一本高职经济法教材进行讲授。目前高职类经济法教材大同小异,在内容上混杂了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等学科,章节之间缺乏逻辑性和关联性,理论阐述多联系实务少,即使选择了一定数量的案例,但多与实际生活疏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找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发掘法律课程的特色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扣工商管理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定位。
2.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欠缺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该专业的学生对法律课程的学习态度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动力,能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这类学生或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或是出于各种考试、考证的压力,但其学习并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通常将整本教材进行通读,纠结于个别词句的理解;另一类是对法律基本不感兴趣,听课的动力来自于考试的压力。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thldl.org.cn的学生缺乏法学基础知识背景,对法律专业课理解起来困难,学习起来吃力,故部分学生自动放弃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欠缺合理性。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把法律课程的开设定在大一下学期,并多以开设经济法课程为主,学生之前没有学习过法律基础,或者即使有法律基础课程也是在同一学期开设;另一方面,法律课程的课时数少、学习时间短、教学条件有待改进,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并且无法与其考试、考证及毕业就业时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衔接起来,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学习动力不足。
3.教学方法和实践实训欠缺实效性
目前,法律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案例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课后布置案例分析等,课外实践和实训课时较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由此导致教学实效不高。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不能移植法律专业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实训方法,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各异;也不能借鉴工商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实地调研、与企业合作的实训方法,因为案例的枚举不能代替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养成,并且实践中的社会关系并不总是由法律来调整。法律课程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应用性强但其本质仍是一种素质教育,如何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找到一套适合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实训方法,需要结合法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进一步加以探索。
二、对当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法律课程,通过法律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使学生树立现代法治社会观念和维权意识,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能够适应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基层工作,培养其法律观念、增强维权意识就非常有必要。笔者曾经多次接到毕业生的咨询电话,对工作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征求解答和帮助,原因是在校所学的法律知识不够完善;二是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达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育具备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实用型基层管理人才,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将法律知识复合到经济管理知识中去,真正成为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重视实践实训,开展模拟仿真实践。实践实训的开设应适合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不能移植法律专业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方法,也不能像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去法律实务部门实习,这在现实中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笔者认为,有效的方法是开展模拟仿真实践实训。模拟仿真实践实训的要点是模拟创设实践中的法律项目或法律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思考,列出计划步骤、做出策划方案,最终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对学生职业实践、职业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完成公司设立的前期策划、签订公司的一份买卖合同、撰写一份简单的民事起诉书等等。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法律教育的真谛不是单纯的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法律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的方式方法,并最终服务于培养基层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