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时间:2010-10-18 15:24:25
来源:延进军
前不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高等学校要按新时期干部成长的规律和培训工作的特点,紧紧围绕我国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经验总结、问题研讨与工作改进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使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有的高校干部培训形式仍然存在以会代训,把培训班办成一般性的讨论会或一般性的工作研讨会,或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实行强制性灌输。教育培训形式的落后,让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没有兴趣。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干部培训班变成了联谊、交友的场所。干部参加培训班不是来接受教育、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而是来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交友成了培训班的主题,相互宴请成了培训班的主要活动形式。
2.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高校中要重点培训的干部,往往都是各部门的领导骨干或业务骨干,工作相对较忙,所以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地接受培训,而一些部门里相对清闲的干部则可能成为完成培训指标的“学习专业户”。另外,由于近几年多数高校实行了机构精简和干部聘任制改革,这在增强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也使“工学矛盾”更加突出。因此部分高校就采取不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来培训干部,甚至出现有的干部在培训开班时报个到,培训结束时写篇文章就敷衍了事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工作精力有所分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的不良结果。
3.主观上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
首先,有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培训经费紧张,培训场地受限,相关人员配备不齐,教学资源紧缺等现象,甚至出现重调配任免轻培养教育的倾向。其次,受训的部分干部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说起来培训工作重要,工作忙起来培训工作就不重要。二是认为业务工作是实的,学习培训是虚的。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培训计划的落实和培训效果的实现。
4.培训内容上忽视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thldl.org.cn的主要基地是学校党校。虽然这样比较方便于受训干部,同时又能节约一些培训费用,但是,有的高校在培训内容安排上,往往只重视抓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而在知识更新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培训十分有限。所举办的学习班不仅时间短,而且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培训和干部的实际工作、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需要。
二、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工作机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高等学校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全面管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在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发展和现代大学管理科学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要围绕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坚持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培训和能力提高的统一,将能力建设贯穿于干部培训全过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机制。
1.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
高等学校的干部培训工作要按照“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思路,把理论培训和日常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把素质培养和有目的的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要不断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拓宽培训渠道,走出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子。
(1)要能够走得出去。走得出去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的重要体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坚持学以致用,关键在于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如果只局限于办班研讨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专题,分期分批地组织相关岗位上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到国外著名高校、国内一流高校看一看,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所在学校和这些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管理水平等方面上有哪些差距、有哪些优势,以进一步开阔干部的视野,不断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2)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心适当下移,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是高等学校在适应办学规模扩大情况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一把手特别是分党委书记对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负有一定责任,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考核评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
(3)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一是脱产培训班,这种培训班效果较好。二是半脱产培训班,这种培训班一般在校内进行比较适宜,比较符合高等学校的“双肩挑”干部多、干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等实际情况。效果尽管不如脱产班,但基本也能够达到要求。三是节假日培训班。这种培训班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四是分阶段培训班。这种培训班主要适用于应受训干部人数较多、培训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时间安排相冲突的情况。这种将学习任务分为若干阶段来实施的培训班,既保证了学习时间,又使业务工作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