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时间:2010-04-16 11:38:06 
       来源:清华领导力培训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两个难点之一,企业往往感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训效果却不怎样,到底为什么呢? 
  一、没有系统性思考,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缺少针对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都认识到培训是投资最小、回报率最大的一项投资。知道应该投入,问题是不知道如何投入,投入多少,怎么投入,往那里投入。没有搞清楚企业到底需要在那些方面需要培训。只知道请人来上课,组织各类培训。结果可想而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热情,员工可能不领情,许多人认为我需要的,企业不做,我不需要的你做培训,反而嫌麻烦,老板和员工都认为是花了钱没办好事。 
  二、引导激励机制、强制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制度缺失。
  在中国,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内部人才成长选拔机制缺失。企业许多员工看不到感受不到:我努力学习,参加培训,提高了技能和业务知识,企业重视我用我?我的职位和待遇有什么变化?。而西方欧美企业,许多员工知道我参加了企业人力资源thldl.org.cn培训,我有了哪一方面的技能和特长,我的职位将有什么变动,薪酬待遇将会有什么变化,心里有数,参加培训学习有动力。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强制管理制度也缺失。培训考核定性的多,而且不便于考核,培训效果考核流于形式。组织各类培训,培训后有的进行试卷考试,有的培训结束后就完事不问了。没有培训管理强制制度制约,培训是不会出什么成果的。 
  三、全员培训要区分不同对象和不同需求进行。
  毋容置疑,企业应当进行全员培训,但对全员培训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共性的培训是所有员工都要接受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史、企业纪律的灌输培训。其他都要进行针对性培训。高层的培训关键在于管理理念、企业战略的认同、执行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中层的培训关键是专业业务和执行力的培训。管理人员是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技术人员是专业技术及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技术工人是在其工种岗位上的技能培训。 
  四、对20%的核心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里是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财富。因此,企业要甄选出哪些是企业里20%的核心员工。对这20%的核心员工要区别其不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才能有的放矢。 
  五、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必须实行量化考核,即在培训后实行考核淘汰制。
  从培训机制和制度上建立培训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制度。每次培训都要按比例淘汰。即最后1%-5%为不合格者。给学员加压,促使好的更好,后进变先进。在培训中,许多聪明之士如果没有压力是不会好好学习的,如果实行淘汰制,可能就是最优秀的。培训中不应提倡什么100%的合格率,100%的合格率只能说明流于形式,培训的好、一般和差就没有区分开。这是造成培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要系统性,不要分割培训。
  有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比较混乱。有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的,有的是业务部门开展的,有的是下属公司开展的,等等。互不通气,各自为政;各自反馈的培训信息相互抵触。 
  如果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能解决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则投资回报率是显而易见的。 
  1、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情况 
  我国培训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已列入预算经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实际投入严重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培训管理薄弱,良好的培训管理体系是发挥培训战略支撑作用的基本保证。同时,为了使培训能够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要,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和效率。为了使培训能够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要,培训过程本身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一个好的培训项目需要经过需求的评估、评估的目标、评估标准的建立、培训项目实施以及评估效果评价等步骤。但在实际管理中,不少企业的培训工作人员延续了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培训的效果比较差,挫伤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积极性。企业如果不培训员工,绩效会受到影响。但培训以后的员工流失率会比较高,公司不愿意进行培训,于是,员工的流动率就更高。照此循环下去,整个行业就会出现短期交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