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骤完善教育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时间:2011-05-11 10:16:55
来源:guardait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随着学校办学品位的不断提升和教育投资的不断加大,学校的固定资产与日俱增。学校固定资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物质条件和保障,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防止资产的损坏和流失,延长资产的使用年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也就能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目前学校固定资产原则上分为六大类:
(1)土地、房屋、建筑物:包括运动场地、道路、供电设施、给排水管道等;
(2)一般设备:交通设备、生活设备、家具等;
(3)专用设备:教学仪器、医疗卫生、艺术、文体、电教设备等;
(4)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类:图书室、阅览室的图书、有关软件资料及音像资料;
(6)其他固定资产。
目前学校固定资产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自己投资购入,二是政府调拨。
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有效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可以进行如下步骤: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要想管理好固定资产,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的资产管理应按照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财经法规,制订适合我校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thldl.org.cn,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好固定资产,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将制度落实到位,责任分明。学校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校长、分管校长、部门负责人、财务人员、专用教室负责人、班主任等若干层次的责任制。一级管理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校长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全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对主管部门和政府负责。分管校长根据校长授权,协助校长负责管理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的审批,合理配置资产的存量,优化各类资产的结构。组织和管理全校国有资产的日常工作。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负责,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财务人员履行学校制定的岗位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报损、报废等的具体手续,并监督各部门资产管理的情况。班主任负责本班级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维护等管理。
二、强化学校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
实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首要的是抓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制定了国有资产购置验收制度。每学期末各部门向学校提交下学期所需资产购置计划,校长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对各部门的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核,既要考虑适用、经济、实惠,服从教学的要求,又要考虑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注意教学仪器的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新工艺,避免重复投资,闲置和浪费,还要考虑学校的资金情况,遵照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原则,按轻重缓急添置固定资产。在购置方式上实行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采购和政府招标方式。
对采购来的资产首先做到把好验收关,对质量达不到要求和以次充好的资产,要坚决拒绝接收。其次是入帐关,学校建立固定资产帐簿。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的总原则是:物尽其用。它的一般要求:既要有组织保证,又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并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