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改进措施
时间:2011-08-25 08:40:11
来源:考试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内部生产经营的计划、控制及协调。具体地讲,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按照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系统。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完整内涵
在定义的问题上,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应从经营机制角度和企业战略角度来理解它的内涵,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也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算和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王斌指出,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之一,具有机制性、战略性、全员性等一系列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征。潘爱香认为,必须强调全面预算管理thldl.org.cn在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功能,并提出“整合四流”,即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预算管理能协同各种业务活动和管理方案,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均能统筹规划,协调行动,需要有效地聚集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使之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有序的集合。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
再者,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战略显现。
把握全面预算管理应该抓住“机制显现”、“战略量化”、“过程控制”与“业绩标杆”等四个基本要点。所谓“机制显现”,就是要从经营机制与制度安排上全面预算。“战略量化”是指预算虽然表现为由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但预算管理从本质上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起到对战略目标全方位的支持作用。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考评是将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对比,为最终的奖惩提供依据,这就是“过程控制”和“业绩标杆”的含义。
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公司治理的一种激励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能做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到各预算主体之中;是置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到预算权限的划分与预算责任的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方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进行具体化、可度量化的第三层次的“法律”文书,通过预算执行结果考评,检查契约的履行情况,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是集有效规划、控制、评价于一体的系统化管理;也是与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应该将企业的目标细化到每个岗位和作业,从而形成一个以岗位和作业预算为保障机制的全面预算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