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中国金融政策尤其突出1个“稳”字
时间:2012-11-27 15:52:15
来源:互联网
九十年代初以来,国际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界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金融安全问题。1999年,针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教训,针对中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在采取积极的中国金融政策的同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一,把金融发展放在首位。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市场基本没有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直接冲击,没有发生重大震动,人民币汇率稳定,股市平稳发展,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原因最主要、最基本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实力不断壮大,外汇储备达到创记录的1400多亿美元。
把金融发展放在中国金融政策首位从根本上维护金融安全。因此,金融必须发展,而且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只有金融发展,才能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增强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实力。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把金融发展放在中国金融政策首位就是从根本上维护金融安全。
第二,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几年来,中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一个时期投资过热、增速过快的情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根据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疲软,投资不旺的情况,1999中国金融政策放松,适当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第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适应市场变动的能力。国内外经验证明,发展中小企业,可以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吸纳更多劳动力,适应市场变动,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中小企业,需要中国金融政策的支持。
第四,发展消费信贷。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正在从短缺经济转为过剩经济、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从温饱型消费转为小康型消费。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了生产发展,增加了商品积压,加大了销售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
近年来,中国在住房、汽车消费信贷方面已作了有益探索,当前要更加积极地从观念上、政策上、体制上推广消费信贷。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鼓励有条件的居民敢于从持币购物转为负债购物。住房、汽车的贷款要从贷给生产者为主转为贷给消费者为主,通过消费促进生产。中国金融政策thldl.org.cn在完善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的同时,要大力试办城市耐用消费品信贷。
农村是一个十分广阔、很有潜力的消费信贷市场。要把消费信贷从城市推向农村。为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消费信贷。要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
第五,维护股市平稳发展。当前中国金融政策主要是维护股市平稳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只有股市平稳发展,才能通过股市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才能调整筹资结构,增加直接筹资比重;才能为广大公众提供多元投资渠道,分散个人金融风险;才能加快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筹资。
中国要像维护汇率稳定一样维护股市平稳发展。因此要放慢上市速度,提高上市公司素质,为股市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中国金融政策要增加市场有效需求,在禁止和取缔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同时,开避合法的融资渠道,协调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扩大股市资金来源,增加合法的机构投资者;要适当降低交易成本,减轻投资者负担;要按照《证券法》规定,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鼓励更多投资者入市。
第六,蒸锅金融政策要保持国际收支盈余的良好势头。1994年实行汇制改革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情况良好,连续五年实现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从1994年初的212亿美元增1998年底的1450亿美元,年均增加260亿美元。
为了维护中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政策要继续努力做好外贸外资工作,保持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双顺差,保持国际收支盈余的良好势头,增强国家的金融实力。要严厉打击外汇黑市活动,严格禁止逃汇、骗汇,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保持充裕的外汇储备。要根据国际外汇市场动态,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增加欧元储备,分散外汇风险。
第七,继续积极稳妥地开放金融市场。东亚金融危机为中国金融开放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但决不会影响中国金融开放的基本原则。中国既不应在条件不成熟时盲目扩大对外开放,也不应因噎废食,中断开放的进程,而应继续坚持积极、稳妥的开放政策。
要探索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渠道,积极进行组建中外共同投资基金的试点;要继续探索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加大国际筹资的力度。
为了确保金融安全与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政策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及时收集和分析国际金融信息,积极建立金融预警系统,进一步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要为协调地区金融市场、建立地区性及全球性金融监管体制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