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理人完成了其它所有的工作,但却没有调整企业关系,使之适应当前的企业目标、组织需求和资源条件,他也不能使企业业绩实现最优。从失败是相对的而不是必然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经理人技巧的不足,它是可以避免的。然而,那些所谓的正确决策包含了大量直觉和主观的因素。
在理想化的静态企业中,构建完美的企业结构已十分不易;何况对于一个由有血有肉、各具特点的员工组成的动态企业来说,最佳的企业关系更是不可捉摸。组织关系变化中必然的成本投入和暂时的效率损失将从期望收益中得到补偿。非正式企业中关系的扰动,会削弱企业对经理人的认同以及成功经理人在企业中的控制作用,至少暂时如此。
作为成功经理人,必须具备以下3项素质
第一、成功经理人:要把眼睛朝外看,不能老盯着自己那三亩四分地。
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经济形势,国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国家的经济形势如何,下一个阶段的走势如何,你都要有大致的了解。怎样了解呢?关注媒体的新闻报道就可以了。
否则,你走反了方向,就会更遭罪了。而且,还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对本行业的条款要弄懂吃透。做生意离不开签订各种经济合同,因此,要对经济合同法了解得透彻一些,以防签合同时上当受骗。据我所知,有的经理人,连“定金”和“订金”的概念都搞不懂,签合同时能不吃亏吗?
当然,除了懂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守法。有人把企业比作是一艘正在行驶的航船,不管船大船小,经理人就艘航船的舵手。这艘船能不能偏离航线,完全靠经理人来掌握。在守法的前提下,经理人的目标必须明确而坚定,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甚至是大的挫折,你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地向目标迈进。一个企业有这样的经理人,特别是在创业阶段,企业要想不发展起来都难。
第二、成功经理人: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是“国王”。
这种“国王”观念在一些家族企业当中非常常见,他们把员工当成是自己的臣下甚至仆人,拼命地使唤和压榨他们,久而久之,企业也就失去了凝聚力。这也是家族企业难以传承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经理人都当自己是国王了,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持久下去。在此基础上,经理人要有良好的心态,做人要大气,态度要和蔼。要充分相信你的团队,重视和善待你的员工,善于向员工授权。
既重视员工的培训、升迁和待遇,又注意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哪个员工不愿意给这样的经理人卖命?你有这么强的影响力,还愁事业不成功吗?
第三、成功经理人:在员工和客户面前要甘当小学生。
现在企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你没有文化,甚至是文化水平低了,根本玩儿不转。如今的企业精英,都是高学历的行业顶尖人物。现在是没有实干精神不行,但光靠实干精神还是行不通的。
不论是企业战略管理、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你都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怎么办?我们只能充分发挥他人的才干,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而自己只要把心思花在管理和调动这些专业人士的积极性上即可。
当然,你还要学会自学,不能让员工和客户觉得你是白痴,想怎么哄就怎么哄。那样的话,即使手下的人不糊弄你,背地里也不会佩服你和尊重你的。
在成功经理人地位已被认同、企业目标已合理制定,而成功经理人能力也较强的情况下,也还是会有局部性的失败。原因是没有在企业进步的速度和经理人地位的稳定性之间作出最佳的选择。这种失败不是必然的,而是相对的,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良好的成功经理人能够发现新的机会,知道如何把握这些机会。高超的成功经理人则能选择正确的执行时机和速度,同时培育起不仅有能力、而且有意愿实现目标的企业。
要成为成功经理人和管理者,需要一些与扑克牌赢家相同的素质。对成功机率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对他人态度的直觉也是必需的;在面临重大挑战之前应准备好所需的运营资金;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和正确选择也十分重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