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有心,也许是无意,这些年中国金融政策的制定与推出总是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惊人的吻合,也就是中国金融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好像拉链似的相互配合补充。这种拉链效应可能在将来会对中国带来很大的金融风险,甚至会制造出金融危机。说实话,中国金融政策并不完善,中国的金融行业并不成熟,一味的迎合美联储,不算是吸收西方先进的金融制度,而是再给国家金融挖大坑。
这么多年中国金融政策跟美国配合的高度默契,做一个梳理的话,基本上像拉链一般整齐。比如本世纪以来,美国主要实行弱势美元,尤其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实行量化宽松,同时压人民币升值,向全球尤其是债权国输送滥发的货币制造泡沫,中国也很配合的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差、汇差、息差全拉开,还有一系列的金融开放,包括银行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QFII等,所以大量的热钱到中国来了。如今,美元逐渐走强、国际资本要获利出逃即热钱要出去的时候,美国便不断地压人民币国际化,要求资本帐户开放,然后让热钱自由、轻松的从中国退出去。于是,我们看到前海、温州那些金融自由化试点一个一个就出来了,当然这有一系列的包装,即所谓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本质上,不管中国有意还是无意,中国金融政策thldl.org.cn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惊人的吻合,即政策非常默契的配合。
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开放资本项目,对中国而言无异于自杀。当初整个国际金融欣欣向荣的时候我们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现在整个国际金融风声鹤唳,金融风险现在不仅是美资,欧资也在大量的撤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金融政策还积极配合地畅通资金撤出渠道,这无异于在制造金融危机。
中国金融政策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非常默契的配合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从善良的角度看,那是我们无知,我们很多方面上了别人的圈套;第二,这么多年来美国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兜售、输送给世界很多其他国家,也有可能造成客观上我们形成了政策跟美国配合的默契;第三,从国际博弈角度来看,从金融资本在整个世界布局的角度看,我们一方面有可能是出于某种需要,比如好大喜功的需要,要有成就有政绩,还有一个,就是这时候有意识迎合外部的需要,迎合国际资本特别是美元资本的需要,而这种情形要比前两种成分要多得多。
中国金融政策可以在现有的金融机构,现有的信贷体制下可以做一些完善,可以做一些新的生长点,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美国二级市场现在的发展,对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也有一个递减效应,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当然金融危机还在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二级市场对于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应也不是原来那么的明显。现在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金融泡沫的问题。大家都炒概念,把泡沫炒上去赚一笔钱,以赚钱为主,他不是促进实业的发展,不是促进产业的发展作为发展目标。大家都是去赚钱,把泡沫概念炒起来赚了一笔钱就走人。这种情绪在我们现在也出现的比较明显,大量PE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重复了这种金融泡沫。这个看来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很多负面作用,更谈不上能促进战略新兴产业。
每个国家的成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比如说德国的经济支柱是制造业,金融业几乎没有发展,但是国家实力却是世界前列;比如说丹麦,金融也谈不上成熟,依靠着实业仍然是欧洲经济强国。我们国家拥有最多的民众,拥有广阔的国土,拥有复杂的地貌,拥有丰富的资源,我们也可以发展实业,也可以发展农业、渔业、造船业……等等,即使是金融业也不需要迎合他国而借鉴他国而给自己国家埋下隐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