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如此迅猛,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明确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发展趋势,完整而系统地呈现民营企业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能否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趋势,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发展。尤其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面对即将来临的激烈国际竞争,企业更需要准确的战略定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始终处于高速成长状态,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不仅在机制方面占有优势,而且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更胜一筹。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国家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作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最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从民营经济现有的发展实力、发展态势、发展环境来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民营经济将与国有企业和谐发展,享受平等地位,共同构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而且将继续成为推动市场化的主力。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应该加强企业的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审计整合,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选择产业集中或投资模块聚焦战略,为企业进行发展战略定位,使企业的走向拥有一个清晰的、可行性的发展目标。如果,企业家为企业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在确定长远目标后,可以根据整体战略规划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几个阶段去推进。在阶段性目标推进、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搜集、分析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企业自身投资产业政策的信息和可能性的政策走势。今后民营经济发展将表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切忌盲目扩张,切忌资金链绷得太紧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告诉我们,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必须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全部资金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时间上相互继起,相继进行转化,一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向下一种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连续不断地运动。如果资金链绷的太紧,就很难继起,资金链断了,循环中断了,企业就被拖垮了。民营企业thldl.org.cn在生产经营中要重视运动的每一环节,加强成本核算,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好购、产、销三环节的关系,使资本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值。
二、规范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近年来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促使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许多家族制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1、重视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
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营销、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更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实践证明,谁善于经营企业文化,谁就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获得竞争的优势。凡成功的企业,必有令人称道的企业文化。
有了良好的企业治理架构,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关键还要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自身的水平。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政治素质和领导素质通过职业培训、企业文化塑造等途径得到提高,使企业软实力得到不断加强,这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2、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少数民营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现象。只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提高人才意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转换企业自身经营机制。以人性化的管理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